人民日報創(chuàng)見:正是青年讀書時
青年人既不能做“書呆子”,也不能做“清談客”,知識中的相當一部分必須與現(xiàn)實對接,書本中的文字需要在紙張外落地生根。
人年輕時,無論多么忙碌或是貧窮,有一種快樂誰都無法剝奪,那便是讀書。但青年人讀書,有時會有熱情、少方法,戰(zhàn)略上異常重視、戰(zhàn)術上捉襟見肘,不得其門而入。關于如何讀書,前人進行了諸多總結,依我看,如下四點能做到便十分不易,卻也十分有益。
首先,要追求把書“讀完”。當年,金克木先生寫《書讀完了》,讓人大吃一驚。別說書海無邊、時間有限,就算只讀2019年初至今出版的中文書,正常人窮其一生都不可能。為何金克木先生敢說“書讀完了”?其實,這背后是對讀書的系統(tǒng)思考。比如中國古書,其中的頭緒、結構、系統(tǒng)有據(jù)可循,其中有些書是絕大部分書的基礎——金先生舉例說,如果研究“紅學”,那么《紅樓夢》就是一切的基礎,沒有捷徑,非讀不可。
以此類推,青年人讀書,應當從源頭去讀,在腦海中搭起一個“格式塔”,日拱一卒。在青年時期、記憶力最強時,先盡量“輸入”,快速吸收基礎知識,打好底子。書當然是看不完的,但在年輕時打下廣博的基礎,卻能“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其次,要仰仗經(jīng)典之力。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借小說主人公之口說,“我只是不愿意在閱讀未經(jīng)過時間洗禮的書籍方面浪費時間”。這話聽著刺耳、偏執(zhí),背后卻有一番考量。大浪淘沙始見金,時間這個公平的見證者,為人類淘汰了不計其數(shù)的書,卻同樣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閱讀經(jīng)典,是進入人類知識殿堂的捷徑。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對此感受極深,甚至專門寫出一本《為什么讀經(jīng)典》。書中,他為經(jīng)典作品下了諸多定義,其中第一條便是,“你經(jīng)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信哉斯言!因為經(jīng)典作品反復接受一代又一代人洗禮,總能跨越時代,進入群體的記憶中。即便這些作品需要你花力氣、下功夫閱讀,也是值得的。知識青年,不讀經(jīng)典,何以自立?
此外,還要經(jīng)常打開新書。我們關于讀書的經(jīng)驗,大都來自前人。然而審視我們所處的時代,與過去又有些不同。知識更新速度爆炸性增長,一日不學便有跟不上之感。即便當下互聯(lián)網(wǎng)如此發(fā)達,人類最優(yōu)秀的知識結晶,依然傾向于以出版的方式固化。暢銷書榜上,讓人失望者有之,給人啟發(fā)者卻更多。許多經(jīng)典都曾流行一時,今日之流行未必不是明日之經(jīng)典。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直指當下或未來、瞄準過去被忽視的真問題的書,對我們的工作生活是有益的指導。
讀書得讀其閃光點,尤其對當下出版的書更要抱以寬容與理解之心。創(chuàng)新的見解、觀點、結論問世時,因其往往領先于時代,往往不容易被接受。青年人更應對世界投以好奇的目光,最先去發(fā)現(xiàn)、去接受新書中那些對世界可能有推動作用的閃光點。好奇與新知,是兩盞時時互應的明燈。
最后,讀書要“手腳并用”。人的記憶力有相當?shù)木窒扌裕说睦斫饬σ嘈枰嘀剌o助。動手記下要點,動手寫下感受,動手轉(zhuǎn)發(fā)給師友,便多了一種理解的可能性。應當既讀萬卷書,又行萬里路;既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又將知識應用于現(xiàn)實;既以書為友,又以實踐為師……在一個崇尚奮斗的時代,青年人既不能做“書呆子”,也不能做“清談客”,知識中的相當一部分必須與現(xiàn)實對接,書本中的文字需要在紙張外落地生根。
人生的許多變化,也許正是從學會正確讀書開始的。而做一個讀書人最幸福的是,眼前是無盡的書籍世界,我們在其中能尋覓到、體驗到通往更大世界的千萬條路。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21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