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讓“限塑”成為一種自覺

寇江澤
2019年10月24日05: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小小塑料袋,需要治理的大智慧。疏堵結合、多措并舉,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更好應對塑料污染帶來的挑戰(zhàn)

  

  不少人都熟悉這樣的生活場景:逛菜市場時,往往還沒想好買什么,就先隨手扯個塑料袋備著。近年來,隨著快遞、外賣等新業(yè)態(tài)的興起,塑料餐具、塑料盒等塑料制品的消費量也十分可觀。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有效控制塑料制品使用、減少環(huán)境污染,依然是值得探討的現實課題。

  “白色污染”,危害巨大。聯合國相關報告顯示,全球所有塑料制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huán)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環(huán)境中。塑料制品在土壤中可能200年也無法降解,還可能污染水體,甚至擴散到海洋,引發(fā)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也正因此,我國早在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以期通過價格杠桿,提高塑料袋的成本,從而激發(fā)公眾環(huán)保意識,減少使用塑料制品,實現環(huán)境友好。

  走過11年,“限塑令”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隨著環(huán)保理念的增強,很多人養(yǎng)成了自帶購物袋、小推車的習慣。但也應看到,與預期相比,“限塑令”的執(zhí)行效果還難言理想。在一些大超市、連鎖便利店,商家大量提供“限塑令”范圍之外的保鮮膜、保鮮袋等塑料制品;在一些店面,“限塑令”被簡化執(zhí)行為“賣塑令”。在菜市場、小超市等場所,塑料袋則是隨意取用。在互聯網經濟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限塑令”也不斷遭遇新難題。

  “限塑令”成效打折扣,一個關鍵因素在于缺乏合適的替代品。塑料袋方便、便宜、應用廣泛,其替代產品要么價格高,要么不實用。近年來,國內可降解塑料技術雖然取得突破,但相關產品的物理特性和生產成本都與傳統(tǒng)塑料袋有較大差距,難以完全替代。這也是為什么,我國沒有全面“禁塑”。事實上,目前世界主要經濟大國和人口大國中,還沒有一個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徹底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與此同時,“白色污染”涉及面廣、主體多,監(jiān)管對象“小散多”,執(zhí)法難度大、成本高。而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幾毛錢的收費也難以起到價格杠桿作用。

  小小塑料袋,需要治理的大智慧。相關機構應肩負起引導和監(jiān)管的責任,一方面與時俱進完善“限塑令”,對不同領域塑料制品提出分類管理要求,輔以配套細則,將外賣、快遞等行業(yè)納入“限塑令”范疇,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包裝使用。另一方面,應強化監(jiān)管,針對塑料袋的限產、限售、限用形成監(jiān)管合力,嚴堵不合規(guī)塑料袋進入市場,同時規(guī)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huán)節(jié)管理制度,讓“限塑令”落到實處。

  防治“白色污染”,離不開社會、市場和公眾的力量。例如,可積極研究替代產品,在質量、價格等方面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在替代產品一時難以成熟推廣的情況下,不妨在可重復使用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引導外賣、快遞等行業(yè)優(yōu)先采用可重復使用包裝。此外,應大力倡導綠色生活理念,促進公眾改變消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覺“限塑”。

  今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此為契機,疏堵結合、多措并舉,我們就能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更好應對塑料污染帶來的挑戰(zhàn),守護好綠色家園。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4日 05 版)

(責編:馮粒、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青神县| 丰都县| 屯昌县| 延庆县| 枞阳县| 盱眙县| 都江堰市| 湖南省| 洛宁县| 曲松县| 乌兰察布市| 襄樊市| 革吉县| 富源县| 白山市| 临夏市| 辽源市| 太原市| 铅山县| 钟祥市| 阿瓦提县| 沾化县| 西昌市| 岳池县| 望江县| 沛县| 平凉市| 东安县| 卢龙县| 长顺县| 家居| 密山市| 湄潭县| 兴义市| 栾城县| 同心县| 泸州市| 通渭县| 通道|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