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實現教育現代化需要相應的投入保障,《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為此明確提出,要完善教育現代化投入支撐體制。要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各項任務,尤其是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有必要在目前的投入水平上進一步提高。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f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實現“十三五”發(fā)展目標,教育總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在此基礎上,再經過15年努力,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
經過40年改革和發(fā)展,我國教育基本解決了規(guī)模和數量問題,目前進入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新階段!吨袊逃F代化2035》明確了何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所有受教育者享有好教育提供了行動指南——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yōu)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職業(yè)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明顯提升、殘疾兒童少年享有適合的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實現教育現代化需要相應的投入保障,《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為此明確提出,要完善教育現代化投入支撐體制。健全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要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各項任務,尤其是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有必要在目前的投入水平上進一步提高。
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2012年首次超過GDP的4%,之后這一比例都保持在4%以上。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4%以上,是我國擴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包括提高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高普惠園比例、實現義務教育縣域內均衡,都直接源于教育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礎上,有必要根據教育現代化的任務,逐漸加大教育投入,如果能做到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4.5%或者5%,將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各項目標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還要探索新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優(yōu)化教育支出結構。有必要強化省級財政對基礎教育的統籌,把對教師的薪酬保障納入省級財政統籌范疇,并加大中央財政對不發(fā)達地區(qū)、薄弱地區(qū)的轉移支付力度。只有強化省級統籌,才會推進義務教育的省域內均衡,也為推進隨遷子女入學待遇同城化,有序擴大城鎮(zhèn)學位供給創(chuàng)造條件。
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其次要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構建完備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體系,健全學校辦學法律支持體系,這是《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到的10項戰(zhàn)略任務之一,是提高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質量重要措施。要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明晰政府、舉辦者、辦學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責,讓政府和學校、社會機構、家庭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政府最重要的職責是保障對教育的投入,并依法監(jiān)督學校依法規(guī)范辦學,要依法保障學校的辦學自主權,真正實現教育家辦學。
期待《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有效破解各項教育老大難問題,通過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yōu)質均衡的義務教育,有效緩解入園難、入園貴、擇校熱等民生問題,切實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