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行起了一個“垃圾清理挑戰(zhàn)”:找一個你覺得需要維護和清理的場地,先拍下照片,然后你把它打掃干凈,再曬上清理后的照片。3月16日,人民網微博表揚了國內多位參與挑戰(zhàn)的網友,感謝他們?yōu)楦纳骗h(huán)境做出貢獻,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浙江寧波市鄞州人民醫(yī)院醫(yī)生王啟新。(3月18日《寧波晚報》)
在一個互聯(lián)網無所不“加”的時代里,“垃圾清理挑戰(zhàn)”給公益植入了互聯(lián)網基因,給環(huán);顒訋砹烁嗟南胂罂臻g。依托于社交網絡的快速傳播能力,“垃圾清理挑戰(zhàn)”被更多的人看見和發(fā)現,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在環(huán)保得到越來越多的價值認同的當下,“垃圾清理挑戰(zhàn)”為環(huán)保提供了一條公眾參與的渠道。
伴隨著社會變遷,老百姓對環(huán)保的認知也在不斷深化。從不亂扔垃圾到垃圾分類,再到“垃圾清理挑戰(zhàn)”,環(huán)保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在通常的情況下,垃圾清理都由環(huán)衛(wèi)工、清潔工來完成;只不過,總有一些地方的垃圾處于被忽略、被漠視的邊緣地帶。面對這些垃圾,究竟是“無視地走過”,還是通過自己的有所作為將它打掃干凈,折射出人們不同的“意義之網”。通過“垃圾清理挑戰(zhàn)”,參與者到底得到了什么?一方面,通過親力而為的角色體驗,人們能夠更加理解清理垃圾的艱辛,懂得換位思考和體諒環(huán)衛(wèi)工的不容易,有助于提升人們對環(huán)保深層次的認同;另一方面,通過“互聯(lián)網+公益”,參與者不僅得到了滿足、樂趣等內在性的激勵,也得到了來自他人的肯定、尊重和贊譽等外在性的激勵。
社會學家指出,人的現代化就是從“消極公民”轉變?yōu)槔硇詤⑴c公共事務的“積極公民”。這個世界的分量和質量,和每個人的角色息息相關;“勿以善小而不為”,點滴的細節(jié)推動,其價值同樣不容忽視;聚沙成塔,眾人拾柴,當公益的力量匯聚,就會產生一種強大的能量。建設美麗中國,垃圾需要得到更好的處理。環(huán)保作為一種公共事務,不能陷入“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搭便車困境”,而是需要更多的公眾參與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