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海出臺法規(guī)實行強制垃圾分類后,北京也要推動垃圾分類立法,但垃圾分類標準與上海并不完全一致。近日,垃圾分類相關話題在網上持續(xù)引起熱議。網民對垃圾分類普遍表示支持,但在具體執(zhí)行中引發(fā)的討論,也值得關注。
垃圾分類政策好不好,十個人里可能有九個人會豎起大拇指。但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還在于是否在推行上動了真格,是否讓每個人都切實感受到垃圾分類的緊迫感,是否都認識到了這項舉措與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是否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的實際情況。全國46個重點城市將在2020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tǒng)。認真梳理輿情,回應群眾關切,也是目前這項工作能否順利推進,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
垃圾分類動真格值得點贊,但不能忽視執(zhí)行過程中造成的生活困擾。比如,有的地方推廣掃碼扔垃圾,但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個人隱私與公共事務之間的越界;有的小區(qū)投放時間限制太死,早出晚歸的上班族無法按時按點傾倒垃圾;更不用提不同城市垃圾分類標準不一,好不容易養(yǎng)成的意識到了另一個地方需要從頭再來……這些現象都說明,垃圾分類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較真碰硬,關鍵還得循序漸進。從“你是什么垃圾”的網絡段子,到“吃飯10分鐘,分類半小時”的日常吐槽,再到“干濕垃圾”的品類之爭,可見垃圾分類是一場從理念到行動的全方位變革,需要付出相當的認知、溝通和執(zhí)行成本。分攤垃圾分類的制度成本,只依賴志愿者短時間的提醒遠遠不夠,單靠強制手段集中推行也不現實。讓參與主體更加多元、更加廣泛,才能更有效果。比如,廠家可以在商品包裝上添加垃圾分類建議;再比如,將垃圾分類的理念浸潤到教育當中等等。
任何一項公共政策的施行,都需要一個臻于完善的過程。重點在于,如何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盡量減少群眾的困擾、降低轉型的成本。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北京地鐵開始實行安檢,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城市地鐵道路上進行安檢。10多年過去,從奧運會的特事特辦到變成常態(tài)保留,地鐵安檢已經成為北京百姓的日常。如今不斷改善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北京地鐵安檢,用十年檢出116萬違禁品的成績,為民眾樹起一條安全保障線,更培養(yǎng)出了坐地鐵配合安檢的日常習慣?梢,任何政策的推行都需要規(guī)范和完善,任何習慣的養(yǎng)成都要靠自發(fā)和自覺。
說到底,垃圾分類不只是一個文明意識的問題,也是一個基層治理的命題,既需要細密周全的考慮,也需要靈活人性的執(zhí)行。從上海到全國各地,有經驗也有教訓,有掌聲也有怨言。比起簡單的通知和要求,規(guī)范標準統(tǒng)一、更多主體參與才能營造出可持續(xù)的氛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