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中秋節(jié),有皓月當空,更有清風陣陣。從中央到地方,連出禁令,明察暗訪,多管齊下,狠剎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正風肅紀之下,人們普遍感到,這個中秋節(jié)過得清新,過出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味道。風清氣正的中秋,為治理公款送禮、人情腐敗等頑疾提供了不少有益經(jīng)驗,也帶來更多的思考。
隨著反“四風”舉措的持續(xù)升溫,奢侈腐敗之風得到有力遏制,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公款送禮、公款吃喝等現(xiàn)象少多了,社會風氣也在好轉,這些都是令人振奮的。但是,也應看到,在清風勁吹之下,也有暗流涌動!澳阌心愕年P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嚴管壓力之下,一些節(jié)日送禮衍生出新變種,有的給禮品穿上“隱身衣”,有的轉變成“地下黨”,還有的“化整為零”,尤其是“網(wǎng)購+快遞”、電子禮品卡等方式讓送禮變得更加隱蔽。這些花樣翻新的送禮手段,說明送禮頑疾積弊已深,“耐藥性”很強,不僅需要下猛藥,更要找到病根、打到七寸上。
中秋節(jié)前,一家知名家電企業(yè)的中秋送禮單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個單子顯示,送禮范圍涉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5個區(qū)域,總計人數(shù)360人,其中僅某一個機構部門就需要送出280多份禮物。據(jù)知情人士吐槽,相關的政府部門和老客戶都要“打點”,一般部門領導送3000到5000元,部門里的關鍵崗位1000元,部門里的普通聯(lián)系人500元。像這樣的送禮單、慰問單近年來頻頻曝光,一些企業(yè)為什么不惜血本,甚至頂風而上,去與政府部門搞“關系維護”?
正如一些網(wǎng)友所說,禮不只是送給個人,更是送給權力。送禮企業(yè)實際上是在進行人情投資,打點好方方面面,疏通好各個關節(jié),維護好各種關系,都是服務于企業(yè)自身的需求。之所以這樣,固然有不良風氣的作用,但權力本身的異化更是關鍵。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從項目審批到資格審核,到蓋個章、開個證明,都可能遭遇“玻璃門”“彈簧門”。一些人把手中掌握的公權力和公共資源當成了謀取私利、進行尋租的籌碼,助長了送禮吃請之風,讓官商“勾肩搭背”現(xiàn)象愈演愈烈,形成盤根錯節(jié)的灰色利益鏈條,這正是送禮頑疾難治的深層癥結所在。
權力腐化是風氣變壞的根源。一些企業(yè)“不得不送”,一些基層干部也是“不得不請”“不得不表示表示”,背后隱藏的都是利益交換,是權力失范、監(jiān)督不力造成的后果。根除公款送禮等頑疾,還需要從制度上著手,打造嚴密而堅固的制度籠子,對權力進行有效制約和監(jiān)督,不斷壓縮其牟取不當利益的空間,使其守住為民服務的本位。
從各地的實踐和探索看,改革預算制度,公開“三公”經(jīng)費和接待標準,就能有效管住亂花錢的手、剎住吃喝風;改革審批制度和決策方式,防止“一言堂”“一支筆”,推進民主決策和公平競爭,就能使吃拿卡要、“跑部錢進”等現(xiàn)象越來越少。因而,“不送禮”的中秋節(jié)只是一個新的開始,破除“四風”還需要付出長期而艱苦的努力,既要在治理力度上不放松,也要在制度創(chuàng)新上有突破,標本兼治,才能讓黨風政風民風越來越健康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