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雜志:兩會中的企業(yè)家是永遠不會受到冷落的話題制造者。他們有的針砭時弊,一時間引導輿論熱點話題熱火朝天;有的口出雷人之語,同樣引發(fā)鋪天蓋地的爭議。但不論怎樣,他們仍是最值得關注的一群掌握著話語權的人。
@老田。何野l(fā)現(xiàn)每年兩會的建言獻策時,代表委員言之鑿鑿,挺有見地,鼓舞人心,甚至言語銳利,直擊要害,讓老百姓著實覺得給力,確實說出百姓心聲。但在以后的日子里,這些意見建議如石沉大海,仿佛只是兩會期間在河里扔小石子,只是激點浪花而已。
@安崇民:給媒體提個建議:兩會報道里,能否努力精煉領導講話,多反映“代表”“委員”的發(fā)言、提議?當然,領導們講的新鮮話、要緊話、有針對性話,是不能被“精煉”的。
@敬洪: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辦。把一年內不能辦到的事搬出來講,講多了又辦不到,不是成了假大空了嗎?應該談談最急需要辦的那幾件事。談了,就腳踏實地的、不折不扣的辦好說的那幾件事。讓人民信任、放心、擁護才是硬道理。
(整理 李杏)
這些天,從“兩會”現(xiàn)場陸續(xù)“傳來”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從內容上看,它們涉及的問題極為廣泛,既有如霧霾這類全國上下關心的問題,也有代表委員所屬領域、行業(yè)的重點難點,以及代表委員自己關心和感興趣的問題。
以提案議案為窗口,不難發(fā)現(xiàn),“兩會”參加者的政治活躍度在不斷增加。過去,我們的目光常常放在少部分“放炮者”身上。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我們對代表委員的要求是不能沉默,把意見表達出來,讓每一個提案,每一次表決都有理有據。雖然今天,關于鼓勵意見表達的提法依然存在,但可以看到,話題的重心正在從表達意見,轉移到意見的內容。
提案議案要提什么?從代表委員的組成方式來看,他們最熟悉肯定是自己所在的領域,也能提出更專業(yè)、更有建設性的問題。事實上,大部分具有一定專業(yè)背景的提案,都因循著這個原則。然而,它可能導致一個問題,即一旦提案議案與代表委員的關系太過緊密,一來可能存在一定的利益關聯(lián)性,進而導致立場不夠中立,二來所涉問題可能專業(yè)色彩太濃,甚至過于偏窄,簡單來說,就是跟大多數(shù)人離得太遠。提案議案的多樣性是滿足了,卻也因此會讓問題太過分散,抓不住重點。
“兩會”意在共商國是,國家宏觀上的問題不少,各大問題之下的子問題也不少。抓大的問題,其實每年都有那么幾件,例如稅收。單以稅收為例,它既高度專業(yè),又因為頻頻“亮相”而給人某種疲勞,相對于更新更及時的問題,它未必會被放在關注的首位,但對國家來說,把這樣的問題放在首位一點也不過分。實際上,放在財稅制度尚不完善的今天,它是最重要的問題,而從稅制發(fā)達國家的政治實踐看,即便制度完善,也絲毫不會削弱它在國家政治議題中的地位。這就牽扯出一個問題——怎么面對這種不變且專業(yè)的重要議題。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編劇趙冬苓是一個門外漢的例子。在去年“兩會”上,她提出《關于終止授權國務院制定稅收暫行規(guī)定或者條例的議案》,直接對應“稅收法定”的重要原則。過去的一年,自學財稅知識,并與全國多位相關教授聯(lián)系,共同研究議案,甚至與人大預算工委專家當面交流。今年,她在議案中更進一步細化了自己的主張,提高了議案的操作性。這一方面說明提案的專業(yè)性本身不一定阻礙提案,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其實任何提案都帶有一定的專業(yè)色彩,但提案所涉問題越是根本和重要,就越應成為常識被推動,而不因“專業(yè)壁壘”所局限。
今年另一個典型的跨專業(yè)提案來自崔永元。據他表示,其長達數(shù)月的國內外調查,以及相關國內情況的證據,都將在提案中體現(xiàn)。盡管國內已經有個人或科學網站,對其紀錄片中一些觀點的科學性提出了質疑,但對于提案來說,觀點正確與否可能還并不是最重要的。提案的意義更多還是讓大家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關注問題,并要求相關方面重視問題,給一些關乎公共利益的問題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