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雷人雷語是每年兩會網絡輿論場的必有節(jié)目,這種盤點和品評現(xiàn)在越來越走向邪路,其中夾雜著一種很惡劣的風氣,就是有起哄者故意斷章取義編造和無中生有地捏造代表委員的雷人雷語。知道“雷人雷語”能吸引眼球和引發(fā)爭議,然后就帶著放大鏡和有色鏡去代表委員言論中搜尋,搜尋不到,就想當然和以訛傳訛地根據(jù)代表委員的只言片語去編造。
這幾天微博傳播著一句讓人大跌眼鏡的雷語,稱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書記王君接受采訪時說“有霧霾系因內蒙古樹多擋風” ——這也太雷人了,竟然把霧霾推到了“樹多擋風”上,也太會推卸責任和指鹿為馬了吧。針對這句“挑戰(zhàn)常識”的雷語,網上一片討伐之聲。
可王君真這樣說了嗎?稍微查詢一下新聞源就會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這個意思。當有記者問到霧霾時,王君幽默地說:“有個段子說,因為內蒙古樹種多了、草長多了,擋住了西伯利亞的大風。因此,廢氣刮不走了,才產生霧霾。不知道這個說法有何科學性?不管怎樣說,我們內蒙古一貫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嚴格落實這方面的政策措施。我們一定把環(huán)保工作做到全國前列,當好環(huán)境保護的排頭兵!
引用網絡段子、接地氣的“幽默言論”,竟立刻被好事者如獲至寶拿來當輿論群毆的雷語,實在有點兒饑不擇食了。
這幾天媒體還傳播著另一句所謂雷語,稱全國政協(xié)委員王平在近日無黨派聯(lián)組的分組討論上說:不要鼓勵我們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這句話立刻刺激了網友的情緒,板磚如雨點般砸向王平。情緒易受操縱的網友又一次被移花接木者騙了。首先,這段話根本不是這次兩會上說的,而是2011年兩會時的言論,將3年前已經炒過的言論翻出來貼上“近日”的標簽再炒一次,不知是何居心?這樣將時間改頭換面,其實已算假新聞。更重要的是,這句話嚴重地斷章取義,一方面,王平委員的這個勸告其實不是只針對農村人,也針對城里人,不一定人人都去讀大學。另一方面,她并非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推崇“出身論”和歧視農村人:農村孩子應繼續(xù)留在農村種田,永遠當農村人。而是想降低孩子們對“上大學改變命運”的過高期待,尋找多元的向社會上層流動的途徑。
找不到雷語,就把幾年前的言論翻出來再斷章取義地消費一遍,這不只是病態(tài),已經是變態(tài)了。
如此斷章取義的編造和歪曲,首先形成了一種很不健康的參政議政氛圍,惡化了兩會場內場外交流的輿論生態(tài),變成一場無聊透頂?shù)目谒畱?zhàn)。本來兩會應該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和共鳴,人民大會堂里的代表委員熱議社會問題,場外圍觀的公眾熱烈參與?扇缃褡兂梢环N“等著看代表委員說錯話出丑”的集體起哄,帶著放大鏡去找代表委員言論的茬兒,然后充滿亢奮帶著優(yōu)越感集體批判一番。仿佛批評代表委員就代表著正義,在圍觀雷人雷語的狂歡中達到高潮。本應該是朋友關系的代表委員和公眾,充滿了對抗的敵意。
這種盯住一兩句話排山倒海般的亂罵,也會形成網暴壓力和寒蟬效應,讓代表委員們不敢開口說話了。說了再多正確的話,只要哪句不合網眾的情緒,就立刻會被揪出來狂批一通,根本不管你前后語境和真實意思,罵殘一個算一個。聽一個政協(xié)委員說過,他現(xiàn)在倒不怕上面打招呼,不怕同行,不怕利益集團,最怕的是輿論和網眾不分青紅皂白地瞎罵亂噴。而且由不得你解釋,越解釋越被誤解,仿佛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事實。
言論無禁區(qū),拍磚須謹慎。呼吁代表委員說真話,輿論也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說真話的環(huán)境,極盡歪曲之能事上綱上線,只會扼殺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