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
河南替考事件曝光,固然需要相關部門深入調查,給民眾一個真相,讓違法者付出代價,同時更要改進高考監(jiān)管,杜絕“內部人”干預的空間。
日前,央視曝光了河南某地的高考替考事件。組織替考者自稱,他們花錢可使監(jiān)考各個環(huán)節(jié)獲得通融,打點一個考場起步7萬元。一名組織替考者還自稱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教師。暗訪視頻中,監(jiān)考老師發(fā)現(xiàn)破綻竟也沒有阻攔,“槍手”們順利完成了替考。對此,教育部回應,已派工作組趕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導督辦調查,并請公安部指導有關地方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當眾多考生拼全力備考,緊張參加考試同時,一些人卻可以花錢請人替考,“考上二本2萬,一本3萬,重點一本5萬,若考上全國名校,酬勞再商量!焙翢o疑問,每一次成功的替考,就是對其他考生錄取機會的剝奪,是對高考公平的嚴重破壞。
公眾的疑問在于,為何這些替考能一路無阻?替考組織者的說法,是提前做好了內部打點,買通了主考官;而且,即便替考者被查出來,只要他死不承認,替考組織者就可以找關系把事情擺平。而就在10天前,有媒體也曝光了北京幾名大學生到外省參加替考的新聞,替考組織者甚至稱花錢找替考的家長“是教育局高招辦的,一切都安排好了”,這些信息是否屬實?
其實,從此前被查出的高考替考案件中,“內部人”涉案已非常普遍,例如2012年天水替考案案發(fā)后,50多名公安、教育等系統(tǒng)人員被查,2007年河南鄲城替考案,包括鄲城縣教體局局長、招生辦主任等10多人受處。那么河南以及北京學生外省替考案中,背后恐怕也少不了“內部人”在操縱。
替考事件頻繁發(fā)生,但是目前,相關部門打擊替考的力度卻不盡如人意。許多替考事件都是媒體曝光后才受到追究,這顯示出,相關部門打擊替考的主動性有待提高,方法有待創(chuàng)新。另外,每次對查處的替考案處理,許多涉案官員等“內部人”多是受到黨紀政紀處分,這是否過輕?
從這些替考事件中,我們也看到一些高考監(jiān)管機制的失效。例如指紋驗證形同虛設,替者用指紋膜就可輕易騙過機器;還有高考監(jiān)管者本身的監(jiān)管問題,為何主考官的權力難受到制約……可以看到,替考現(xiàn)象的蔓延,暴露了高考管理的很多漏洞。
另外,從許多替考事件中可發(fā)現(xiàn),縣城,尤其是一些不發(fā)達、較偏遠的縣城,往往是高考替考的高發(fā)地區(qū)。因為在這些地方無論是民眾監(jiān)督還是媒體監(jiān)督都比較薄弱,再加之這些地方各部門的官員之間沾親帶故很普遍,所以很容易組織起對替考的保護網(wǎng)。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育主管部門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在縣一級的監(jiān)考管理,實現(xiàn)有效的制衡和規(guī)范。
替考事件曝光,固然需要相關部門深入調查,給民眾一個真相,讓違法者付出代價。同時,更要看到,改進高考監(jiān)管,杜絕“內部人”干預的空間,才是遏制替考蔓延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