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市政府每年的工作報告都要列出當年的十件民生實事,此前都是政府自己話事,今年則開始向公眾征集意見。以后的民生十事都要有這個“海選“階段。(《南方都市報》8月7日)
盡管從2010年開始,廣州市政府每年都提出要辦好“十件民生實事”,為此還劃出專項財政預算,每年財政支出都高達上百億元。但廣州市不少政協(xié)委員認為,政府的民生實事存在“實事不實”、“把政府應該做的常規(guī)工作,當作十件民生實事來做”的現(xiàn)象。從幾年來的實施結果看,未能取得應有成效,其社會反響一般。
民生工程、民生實事如何才能更接地氣、更有人氣?廣州市的此番改革很有借鑒意義。日前,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fā)了《市十件民生實事辦理工作程序規(guī)范(試行)》,它特別明確了市十件民生實事的遴選范圍、原則及遴選程序,特別要求首先無導向性地征詢廣大市民意見,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由過去的“政府配餐”改變?yōu)椤叭罕婞c菜”,通過“海選”廣泛征求群眾意見。
很多地方不少民生實事距離群眾期望還有一定差距,政府的苦心換不來老百姓的掌聲,究其原因,在于民生實事都是由政府主導“配菜”而并非百姓“點菜”。沒接地氣,百姓缺乏“話事權”,“民生實事”的實施效果自然一般。
更荒唐的是,不少地方的政績工程和奢華工程,居然也打著民生實事、民生工程的幌子,甚至在沒有廣泛征集民意、沒開市民聽證會討論、不聽專家學者意見的情況下,地方長官拍拍腦袋說上馬就上馬,有的還舉債倉促上馬,最后不僅浪費了巨額公共財政,也使民生工程的公信力嚴重受損,更使得真正應上馬的民生實事因缺乏資金而擱置起來。
有限的財政資金,總應該花在百姓最需要、最迫切地需要解決的民生事項上,而不是單純從政府層面出發(fā),“政府配餐’主導。 “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讓市民來“點餐”,讓市民來監(jiān)督,讓公共財政真正用在民生實事上,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