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考試難”增加學生負擔,未必

熊丙奇

2019年07月01日08:0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考試難”增加學生負擔,未必

  2019年的北京中考已結束,據(jù)媒體報道,不少學生感覺數(shù)學試題偏難,在一些社交媒體上引發(fā)網(wǎng)友吐槽。有人說太難,這增加孩子負擔,不得不去上培訓班;也有人說難得好,這是培養(yǎng)人才的需要,體現(xiàn)了重視理科基礎學科的導向。而今年高考結束后,數(shù)學難也一樣上了熱搜。

  其實,從中高考的命題看,每年試題的難易程度都是在變化的,只是因為社交媒體的過度解讀,讓這成為公共話題。按照當前的中高考考試招生制度,減輕學生的負擔,或者重視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很難通過調整試題難度實現(xiàn)。必須通過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才能把學生從繁重的學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也才能重視學生的個性和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

  再者說,今年的中高考數(shù)學究竟難不難,不能只聽少數(shù)人的感慨。北京今年中考人數(shù)有6.8萬人,高考使用全國Ⅰ卷的10個省份,考生有幾百萬之多。在社交媒體炒作“數(shù)學難哭學生”之后,很多人真以為今年數(shù)學難得不得了,并認為高考分數(shù)線會大跌。可從最近各省公布的各批次控制線看,分數(shù)線有所下降,但基本與去年持平,大多只下降10分左右,而這是很正常的浮動變化。

  中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選拔性考試的特點是,并不看考生的絕對分數(shù)進行選拔,而是看考生的相對名次。因此,這種選拔機制決定了考題難易并不直接與學生負擔有關?碱}偏難或偏易,都會降低學生整體的區(qū)分度,影響選拔的同時,帶給考生更大的壓力。

  在減負的聲浪中,我國各地的中高考近年來有降低難度的趨勢,學生平時的測試難度也隨之降低。對于選拔性考試來說,應該做到難度適中,寄望通過降低考試難度來減負,并不科學。

  而通過提高難度來強化某一科目的教育,也無視了當前基礎教育存在嚴重應試教育傾向的現(xiàn)實。因此,中高考數(shù)學考題難易程度的變化,并不會導致教的不考、考的不教,給校外培訓留下空間的問題,學生參加培訓的目的只是提高名次。培訓市場的變化,取決于高考選擇機制是否改革。在以名次選拔區(qū)分考生的評價體系不變的情況下,就會出現(xiàn)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現(xiàn)象。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社會對文科、理科在教育中的地位有很多討論,有人認為文科被貶低,也有人意見恰恰相反,覺得理工科不被重視。對應這些觀點,提高中高考語文分值的建議,就被認為是重視文科;提高數(shù)學難度的建議,就被認為是重視理工科。然而,這都沒有抓準實質。文理科的問題,其實是同一個,即基礎教育的唯分數(shù)論、應試教育傾向,這個問題不解決,文科和理科的發(fā)展都會受到限制。而且,從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看,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根本就不應該再分文理科,基礎教育要取消文理分科,大學要推進通識教育。

  要實現(xiàn)這樣的轉變,必須深入推進中高考改革。比如,北京新中考改革,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中錄取,在高考改革中,也探索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改革。只有切實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把統(tǒng)一考試的功能從選拔轉變?yōu)樵u價,才能讓基礎教育擺脫應試困境,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發(fā)展學生的興趣、特長,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
普陀区| 台江县| 水城县| 定襄县| 旺苍县| 甘泉县| 博罗县| 馆陶县| 鞍山市| 丹寨县| 永年县| 怀化市| 湘潭县| 建昌县| 孝感市| 余干县| 天台县| 洪湖市| 长子县| 台东县| 齐齐哈尔市| 峨边| 河东区| 福清市| 交口县| 义马市| 防城港市| 宜川县| 清河县| 清镇市| 紫金县| 东源县| 电白县| 太原市| 无为县| 大厂| 广丰县| 温州市| 香港|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