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臨近,電影市場即將迎來“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和《中國機長》三部電影還未上映,已經吊足了市場的期待情緒。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此次國慶檔極有可能誕生多部十億級別票房的電影,短期來看,爆款電影背后的上市公司以及院線公司或將受益,中長期看,整個傳媒板塊也有望走出低迷。
“國慶檔”是院線的黃金時期。中國電影票房有著鮮明的“檔期”特征,因此出現了“春節(jié)檔”“暑期檔”“國慶檔”等。主旋律電影只要拍得好,叫好叫座的不在少數。2016年,《湄公河行動》以11.86億元的票房取得當年國慶檔票房冠軍;2017年,《戰(zhàn)狼2》票房超56億元,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2018年,《紅海行動》以36.5億元的票房奪冠當年春節(jié)檔。中國電影市場充滿活力,以往是好萊塢大片“霸座”,現在的國產大片也都很具票房號召力。國產大片拍得越來越好、市場容量大是關鍵。
今年“國慶檔”,三部主旋律國產大片都可能票房爆發(fā)。據檔期前的貓眼專業(yè)版數據顯示,《攀登者》想看人數已經達到44.1萬人,預售票房超過4300萬元,《中國機長》想看人數為40.1萬人,預售票房超3200萬元;《我和我的祖國》想看人數為34.3萬人,預售票房接近4500萬元。僅三部電影的總預售票房已經達到1.2億元。以檔期前的大數據預測檔期中的票房總額有著正邏輯關系。
《攀登者》由吳京、章子怡主演,取材自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中國機長》根據川航3U8633航班真實事件改編。上述兩片都具有大片的所有元素,更符合當代中國的進取精神。兩片娛樂和教化兼具,體驗與情感共鳴的影片更能吸引觀眾!段液臀业淖鎳穭t由七位知名導演分拍七個故事,這些故事分別聚焦了北京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等多個事件。有機構預測,三部影片票房或超40億。
“國慶檔”票房也決定著今年票房是否有突破。去年以來,中國票房開始呈現回落之勢。今年1月至8月,國內總票房為446.06億元,同比下降2.58%,觀影人次11.88億,同比減少8.05%。若“國慶檔”票房大增,年內總票房會有不錯的增幅。
電影市場有波動符合市場邏輯,作為文化產品的電影,有著自身的市場規(guī)律。市場炒作或者資本營銷帶來的泡沫化增長,潮起之后必然退潮。決定票房市場的還是內容——好萊塢大片泛濫的特技和惡俗科幻已經讓觀眾有了審美疲勞。同樣,國產大片靠“娘炮”男星和“網紅”女星走流量的院線路徑也開始走不通了,弱智惡俗喜劇和脫離現實的奇幻電影以及靠場面支撐的蒼白美學也開始被觀眾拋棄了。近兩年來,大制作被提前下線,編劇制作向觀眾致歉的“撲街”電影不時出現,意味著中國電影市場開始逐漸成熟。
“國慶檔”票房,無論是主旋律還是其他類型的電影,要想叫好又叫座,不能玩虛頭花活,都要靠內容實力吸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