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fā)布關于《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見稿)、《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其中,在考試科目分值方面,從2016年起,北京高考語文由150分增至180分、中考語文由120分增至150分;高考英語由150分降至100分,中考英語由120分減至100分。
據(jù)媒體報道,考生家長幾乎一面倒地歡迎這一改革,前教育部發(fā)言人王旭明在微博上表示歡呼,超七成網(wǎng)民在網(wǎng)絡調查中表示支持。最給力的發(fā)言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他表示,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把另一個國家的語言擺在這么重要的位置上,“當英語成為從幼兒園到博士后的噩夢時,英語不得不改”。
表示擔心的當然也大有人在,雖然聽上去多是老調。比如學校會隨著考試要求相應降低英語課程比重,但社會上許多職業(yè)需要英語,因此改革方案會促使英語培訓、補習班走紅……前段時候臺灣教育當局出臺“禁止教授六歲以下兒童英語”法規(guī)時,那些同樣的反對論調,搬過來照說一遍。
公道說一句,英語學得好,在中國這個尚在各方面追趕發(fā)達國家的后發(fā)國家,還是一件占便宜的事?梢灶A見,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社會導向還是英語優(yōu)先。
而這恰恰是關鍵所在。我認為,凡社會導向優(yōu)先的某種趨勢,就不必再由政府導向為之傾斜,用大白話說,好事兒不能讓你一人占完嘍。前些年上海市教育部門在學生推薦歌曲里放進了周杰倫的《蝸!,我就表示反對,倒不是說這首歌不好,而是周杰倫那么流行,用不著教育部門再推薦。有朝一日學生們都不知道周董是誰了,教育部門又確實覺得他的歌是華語經典,再向學生推薦不遲。
政府強制教育標準放寬對英語水平的要求,實質意義是提供更多的教育自由選擇。大多數(shù)在中國的職業(yè)用不著英語;用得著的時候人們自然會去學;二十多年的正規(guī)英語學下來也不咋管用——只要你不裝外賓,這三項前提就應當承認。否則新東方哪能那么火,還能整出部《中國合伙人》來紓解“千萬里我追尋著你”的焦慮?
英語工具化,英語可選學,這是主流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方向。說起跟國際接軌,就大談學英語,去法國德國,去英國之外的歐洲轉轉,發(fā)現(xiàn)學英語的風氣也不那么盛嘛,難道他們不需要跟國際接軌?英語本身確實只是語言工具,但在中國也確實被符號化了。什么時候中學的小子丫頭們,亂哄哄的各擇己好,學英語的學法語的學德語俄語西班牙語日本語的,誰也不覺得別人多小眾多另類,每個人都是因為喜歡一種異文化,或有志于將來的事業(yè)與該文化有關,才自覺自動地去學習這門外語,那該是多么喜大普奔的事。
說到這兒最好打住,不要把“英語降”與“國學升”綁一塊兒說。不管學不學英語,學好自己的母語及其文化,都是每個未來公民的責任。這方面政府導向可以傾斜,但也不必懸得過高,管束過多。有人說高考語文分漲到180分,是不是考試時間也延長至180分鐘?我覺得這聯(lián)想太奇葩了,這些人應該好好學習一下陳寅恪,看看他在上世紀30年代,怎樣通過一道對對子的考題,就能測出報考清華的學生的國文水平。
專欄作者簡介:
楊早:北大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对掝}》系列叢書主編。是目前活躍在各大媒體的知名文化學者。
- 楊早:幼兒園該不該學英語?要尊重兒童的成長規(guī)律
- 楊早:怎樣面對公共空間發(fā)出噪音的權利
- 楊早:全民閱讀立法,別變了味
- 楊早:“盧浮宮泡腳”干卿底事?何須共同懺悔
- 楊早:北大拒“索錢”狀元,規(guī)則就是教育的本質
- 楊早:愿“社會危害性”一天天小下去
- 楊早:災難報道請不要“消費災難”
- 楊早:“拜物教主”郭敬明炫的是啥時代?
- 楊早:從浙江大學盼新校長看大學如何選校長
- 楊早:李陀炮轟林達只是精英的傲慢
- 楊早:誰有資格評價他人的職業(yè)水準?
- 楊早:高考作文廣東卷最有話可說 全國卷意味深長
- 楊早:大學如何對付“宅男宅女”
- 楊早:畢業(yè)生為什么找不到工作?
- 楊早:弒父殺友,孩子們何來如此大怒